记者:王营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4家医疗机构达到了七级水平,22家医疗机构达到了六级水平……”7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了“关于2020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高级别医疗机构结果公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健康县域传媒》记者梳理发现,电子病历发展启动于2004年前后,2011年,国家卫健委推动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并于2018年发布了新版《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2019年因被纳入纳入“国考”指标,更是得到各家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在今年3月公布的2020年“国考”绩效考核成绩中,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历史新高度。
纵观电子病历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其主要作用从最初的提升效率,到后来的信息集成共享,现在正逐步回归‘本心”——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
每年评审,考核不合格或面临“降级”
“以评促建、以评促用是这几年推动电子病历应用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山东省曹县人民医院高级工程师丁子哲 认为,信息化水平是医院整体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提供决策支持……“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每年开展一次,后期也会有相应的复审考核,复审不通过的将会降级,目前已经有某些医院面临‘降级‘的情况。”
在近两年公布的电子病历应用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名单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县级医院的电子病历水平甚至超过了省级三甲综合医院。
对此,丁子哲认为,“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医院领导层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之前有些大医院的管理者认为医院不缺患者,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有的医院本身信息化实力并不弱,但是对电子病历等级认证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随着这几年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电子病历等级认证在各项考核指标中的反复强调,大部分医院也都把这项工作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并加快了其落实的速度。”
“国考”监测情况公布以后,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曾公开表示:“不要觉得电子病历是一个小指标,其实现在公立医院开展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医院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医院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手段和支撑,至少这家医院不能称之为一家现代化的医院。”
健康县域传媒记者查阅了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工作规程和专家管理办法》,其中明确:
自评级别为0-4级的医疗机构,由省级评价专家在本省级单位组织下进行审核,并通过评价平台填写专家意见;自评级别为5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由省级单位对其材料真实性进行初核,并通过评价平台填写专家意见;省级初核结果应及时反馈医疗机构,初核通过的进入国家级审核,不通过的则根据专家意见酌情降级处理。
提升医疗安全与质量始终是电子病历应用的初心
“从电子病历分级的要求上来看,医院内部各个系统做到互联互通,实现全院的信息共享,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五级以上的电子病历等级,不仅要求全院各个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更重要的是提供跨部门的集成数据,基于这些数据能够为临床提供很多的决策支持服务。” 丁子哲 告诉记者,2016年曹县人民医院通过了五级认证,目前也在积极筹备六级的工作。获评六级以上代表了医院电子病历应用达到了更高级水平,例如各个医疗业务项目均具备过程数据采集、记录与共享功能。能够展现全流程状态。能够依据知识库对本环节提供实时数据核查、提示与管控功能。医院借助临床决策系统(CDSS系统),可实现辅助诊疗、在院患者风险管控、医疗质控等智能应用,完成数据资产的转化。
与此同时,在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过程中,也听到了一些负面的说辞:“电子病历等级只要投钱就可以升级?”
“这种说法还是比较片面的。”丁子哲说,相比于其他工作,信息化建设确实看起来比较“烧钱”,但是一味地想通过钱来解决这个事情,恰恰说明管理者对于这项工作的认识没有到位,政策文件精神没有吃透,因为电子病历评价认证并不局限在系统功能的实现,它的重点一定是医院员工了不了解、会不会用,以及用的怎么样。他举例道,比如我们从五级到六级时,会面临很多全院级多维度知识库的建设要求,还要医院必须能够实现全流程的数据跟踪与闭环管理。数据知识库体系的建设,绝不是单单依靠纯技术人员能够解决的问题,它需要临床知识的积累与一线员工的参与,这项工作与医院的经营理念、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是分不开的。
丁子哲告诉记者,曹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与院长李松对该领域的充分而理解和深究密不可分。“李院长提出了医院电子病历建设一定要考虑的三个方面:一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做好群众的智慧客服;二是能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平台和工具,做好临床的智慧秘书;三是还要能够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做好领导的智慧管家。”丁子哲谈到。
业内专家表示,在过去一定时期内,医院电子病历建设重点还在系统建设、知识库建设上,而2018年新标准的提出则瞄向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从系统建设逐渐转向质量管理。实际上,诸如信息共享、知识库建设、指标建设等等都是手段。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段会不断翻新(比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但提升医疗安全与质量始终是电子病历应用的初心。
注:1.同等级按行政区划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2.新疆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注:1.同等级按行政区划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2. 新疆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3. 机构撤销或首次通过后降级的医疗机构不在此名单。
NEWS
责任编辑(实习):孟晴